具体步骤如下:
1.方法一是要辨识钱币的穿口。一般而言,咸丰通宝小平母钱的面穿比背穿小,但大钱的两面基本一样大,这主要是出于铸钱脱模时考虑的。
2.方法二是看钱币穿口的四个角是否经过修整,为了防止有流铜粘连而需要修整的。
3.方法三最好找一个相同的钱币来进行对比,一般母钱会比子钱大且厚。
4.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有些钱制作样式跟母钱差不多,只是穿口未修,这种多为母钱胚,应该是和母钱同时制造出来的,但由于后期未用而产生的,目前的成交价也很高,值得收藏。
1、清代母钱是不修地章的,所有修过的都可以认定是后刀;
2、除同治钱外,其他的母钱都不修文字。
3、母钱修“字根部”和“修地章修文字”是两个概念,不矛盾,这是玩清母的人都知道的常识。
4、地章就是指钱肉部分的文字是钱文和笔画,字根是指文字的根部和钱肉相连的部分,有些母钱为了铸出效果好的子钱,工人在字根修整时会去除掉粘连部分,加深字根,从而突出文字。
可以看到此母钱的地章都是砂痕,保持原始状态,不修地章,穿口精修。注意它的字根有修整,文字的轮廓有加深的修正,就是为突出文字效果。但文字却没有加刀。
5、母钱必须修穿,穿口不修铸出的子钱穿口全是粘连。所以母钱修穿是必然程序,穿口的修法是从背面四角下刀,其他修法基本可以断伪。钱局修穿的工具是一套小挫,但早期的一些母钱也存在刀修现象,早刀晚挫。
6、不是所有的母钱都修鱼脊背,鱼脊背普遍存在小型母钱身上,是因为小钱自重轻不易脱模,大钱和小平大样里都有不修边 的现象。甚至一些小钱也没有修,但确实是母钱。
7、不同朝的风格要分开来看,不能唯一而定。比如乾隆的文字比较扁平,光绪的较为锋利;乾隆母钱地章平而砂质少,正面穿口许多开小四决;道光母钱母风最明显,可以注意字根处的修整;而光绪几乎没有这种修整。
8、同朝早期和晚期的目前也有区别。大凡清钱的规律多为早期文字方正,晚期瘦长,可以注意“通宝”两字,早期多精、规整,晚期粗糙,甚至有二次母出现。加上清后期钱币的大量鼓铸,很多精美的母钱铸出的子钱又加修整又当母钱用,所以也修穿修边但精美度差。
9、大钱母钱要精美许多,因为大钱母钱很少,许多泉友把初铸修穿的咸丰当十钱当作铁母或母钱。咸丰三年五月因军费开支过大,始铸当十大钱,又因滇铜不至多改铁质。清至咸丰才首铸当十大钱,为取信于民,所以初铸的大钱都铸的较精,特别是许多都有修穿,于是许多人都将这类初铸钱当作母钱了。
尤其是铜铁两铸的品种,很多人都把它当铁母看。大家都知道初铸的当五十许多都有修穿且精美,但它不是母钱,这和当十钱是一个道理的。主要是因为当十钱铁钱太多,这种铜铁两铸的铜质初铸品实在太容易让人认为它是铁母。
10、文字不能作为依据。雕母出自手工,不能保证各个完美,文字败笔有很多种,横不平竖不直的、断笔的、硬伤的,即使是故宫的雕母也会有这种情况。毕竟以前没有机器,都是人手工刻的,刻工的手艺也不同,自然会有偏差。
11、母钱假钱很好分辨,只要通过大量观察实物,熟悉上述各种不同风格的母钱特征,不同的母钱用不用手法分开鉴别,掌握各朝特点,就不难。你用看光绪的手法去看乾隆的,当然没一个对的。不同版也有精美简陋之分,再有就是多看雕母,是捷径!从雕母向下看,要比从子钱想上看少走好多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