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长城只有一座,它是分不同时期修建而成。
中国有一个长城,但它分北长城和南长城,根据修葺年代和地域不同可分为:八达岭长城,慕田峪长城,司马台长城,古北口长城,箭扣长城,金山岭长城,山海关长城,嘉峪关长城,虎山长城,九门口长城,大同长城,大境门长城,唐长城,齐长城他们都属于长城中的某一段。
城墙是古代人们为了应对战争,在城周围建起的屏障。由于古代建筑技术不发达,所以大多选用土木和砖石为材料。高高的城墙,挡住了外来侵略,保卫了家园。历史发展到今天,新城市迅速兴起,旧城墙早已消失,或破败。能够完好保存下来的城墙,就成为了历史奇迹。中国万里长城是世界上最长的城墙,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中国有句古话“不到长城非好汉”。登上长城,远眺群山,想象着古代金戈铁马的战争场面,多么惊险。
典型的长城地段,有河北秦皇岛的山海关,河北承德八达岭,北京西北的居庸关,甘肃嘉峪关等。这些至今保存完好的古长城,是人类的精神财富。
举世闻名的中国万里长城,据载共有200多个大小关口。现今人们比较熟知的重要关口有山海关、嘉峪关、居庸关、玉门关、娘子关等五个。
嘉峪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地处甘肃省河西咽喉之地。关南有终年积雪的祁连山,北是连绵起伏的马鬃山,地势十分险要,自古被誉为河西第一隘口。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由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和南北两翼长城组成,是历代封建王朝戍边设防的重地,也是古代丝绸之路及东西文化交流的交通要道。嘉峪关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整个建筑由内城、外城、城墙等部分组成“城内有城”,它作为内地与西域、中原与大漠之间纷争与融合的见证,悲壮而辉煌。
玉门关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玉门。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元鼎或元封中(公元前116一前105年)修筑酒泉至玉门间的长城,玉门关随之设立。据《汉书·地理志》,玉门关与另一重要关隘阳关,均位于敦煌郡龙勒县境,为都尉治所。当时中原与西域交通莫不取道此两关,堪称汉代重要的军事关隘和丝路交通要道。
居庸关为北京西北的门户,与紫荆关、倒马关、固关并称明朝京西四大名关,其中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又称内三关。居庸关在距北京城区50余公里外的昌平区境内。居庸关得名,始自秦代,相传秦始皇修筑长城时,将囚犯、士卒和强征来的民夫徙居于此,取“徙居庸徒”之意。汉代沿称居庸关,三国时代名西关,北齐时改纳款关,唐代有居庸关、蓟门关、军都关等名称。居庸关形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它有南北两个关口,南名"南口",北称"居庸关"。现存的关城是明太祖朱元璋派遣大将军徐达督建的。因其风光绮丽,有“居庸叠翠”之称,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
山海关,又称榆关、渝关、临闾关,位于河北秦皇岛市东北,是明长城的东北关隘之一。历史上尤其近现代,山海关经历的战火硝烟和重大事件最多,其关楼上的“天下第一关”五个大字为世人所熟知。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筑城建关设卫,因其依山襟海,故名山海关。山海关以箭楼为主体,辅以靖边楼。临闾楼。牧营楼、威远堂、瓮城,东罗城、长城博物馆等长城建筑,充分展示了中国古代城防建筑风格。
地处山西平定县城东北45公里处的娘子关,雄踞于晋冀两省的交界处,为三晋东面的门户和交通的咽喉,形势险要,为历代兵家所重视,素有天险之称,是大行山上一个著名的关隘。娘子关因唐太宗之妹平阳公主曾驻兵于此而得名,史称万里长城第九关。现存关门、城墙及古车马道。关城座落在悬崖之上。位于东门附近还有悬流百尺的娘子关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