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别与特点不同如下:
白文印,通常情况下也叫阴文印,也就是印文在印章表面上是呈凹陷状的印章。蘸印泥钤盖在白纸上,印文线条呈红底白字,因此叫“白文”。朱文印,通常情况下还叫阳文印,与阴文印相对,即在印章表面上印文呈凸起状的印章。蘸红色印泥钤盖在白纸上,印文线条是红色的,所以称为“朱文”。
1,印章盖在纸上,文字是白色的,就是白文,也叫阴文;白文用双刀法刻去笔划,直画不直,笔画粗细不匀,篆法结字富有天趣。碎切刀法波磔前进,似离而合,使印文线条别具浙派风格的浑厚金石韵味,于大气平正之中显天真,从而形成了灵动而又朴茂刚健的印章风格。
这种风格是白文印的规范,多用减笔汉篆及简体篆字,并参用隶法入印。要提及的是近代篆刻在有段时间是受到一些局限的,例如用字,要求必有出处,但是对于一些新生字,亦应该有灵活的处理,既不要刻意从古,亦不要刻意求怪求异。
2,文字是红色的印泥,就是朱文,也叫阳文。刻朱文印与刻白文相反,即留下笔划、印边,刻去除此以外的所有空地。最后收拾印边,剔去笔划、印边之外的残留部分。印不必刻得过深,刻刀须紧贴笔划,否则刻成钤出后令人觉得白文变细,朱文变粗。
朱文印源于汉魏晋代的方细朱文印,明代已经十分流行。印文多用汉篆参以隶意,并适当地加以简化。印文中的圆转之笔作成约四十五度的斜角,方而不板。很容易出现板滞的缺陷,亦容易出现单薄轻浮之姿。
3,白文印与朱文印“虚”与“实”的界定
在朱文印中,线条是朱文的,“实”的,留空是是空白的,“虚”的;在白文印中,线条是白的,留空(也即留红)是朱的,“白”就是“虚”,不同的是,白文印的线条又正是内容所在,因此,白文印的线条从某种意义上又是“实”的(因为他是内容),白文印的虚实关系相对来说,要比朱文印较复杂一些。因此,“计白当黑”这句经常提到的章法原则,在白文印创作中更为重要。
4,边框对朱文印、白文印印章形式的影响
朱文印除少量无边印外,都有一个朱文的印边。这个印边对印面内容起着团聚作用。不管印文如何写,是何种状态,线条如何分割空间,最终形成的留白的形状如何,印章的边框都可以把内容收拢成一方印章的形状。因此,朱文印的“留白”基本不影响印章的形式美,相对来说,印文形式书写的自由度相对较高。
白文印中,战国时期的玺印到秦印一般有边框,其作用当然也是团聚印面,使不规整的文字(指战国玺印中的六国文字类)和有长垂脚的文字(早期的摹印篆)形成的不规整的留红得以团聚,以保留印章特有的形式美。后期的西汉汉白文印边框自然形成,再到东汉满白印式出现,白文线条在印面自然形成窄窄类似朱文印的细边框,在视觉上,也足以起到团聚印面的效果。
5,白文印“留朱”与朱文印“留红”的视觉效果影响
白文印的留朱,因为色彩是红的,视觉上“留红”同样是“实”的,也是视觉重点,其视觉效果不亚于白文文字线条;朱文印的“留白”,是实实在在的“虚”,因此,朱文印的视觉重点在文字线条上,“留白”的形状对视觉影响较小。
无论刻朱文白文,宜一次完成,即尽可能刻得周到,要刻出写的笔意。
扩展资料:
几种印章的具体用法:
起首章:如果是书法作品,应钤在右边第一行的第一、二字之间的右侧,或第一字的右侧并稍高于字头。国画,如题款在右上角,与书法同理;如题在画的左边,或其它地方,此印应省去不用。此印以长方、圆、椭圆为宜。
压角章又称押角章:只用在画上,是画中最大的印。只能钤在画的左或右下角。一幅画只能用一次。与起首章成对角呼应,二者不能上下成一直线,否则整幅画重心向一边倾斜。
姓名印是钤在落款下面,书画同理(一到二枚,不宜太多)。如落款是有姓有名,可只用姓或名章。后面次序是字号印、年龄印、斋馆印。斋馆印可当闲章使用,但要取正方形之外的形状。姓名印不可作闲章使用。
边印也就是闲章,钤在画的左、右两侧。如左右都用,不可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