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珠共108颗,代表一年十二个月,24节气、72候。每27颗间穿入一粒大珠,大珠共四颗,象征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称结珠或分珠。挂在脖子后面的结珠称为“佛头”,分列两边的结珠称为佛肩,最下面分结珠佛脐。佛头有孔与“背云”相接,“背云”意为“一元复始”,垂于背后。“背云”最下端缀有葫芦形“大坠”,称为“佛嘴”。
佛头两侧有3串小珠串,称为“纪念”,象征一个月有30天,为上、中、下旬,每串代表1旬。一侧2串,另一侧1串;两串的位置,男在左,女在右。每串有10颗小珠,每5颗为一组,中间有绦相连,下坠嵌有宝石的小“坠角”。
朝珠用东珠(一种珍稀的珍珠)、珊瑚、翡翠、玛瑙、琥珀、蜜蜡、象牙、沉香木等材料制作,以明黄、金黄及石青色等诸色绦为饰,由项上垂挂于胸前。
朝珠的佩戴方式有严格规定,须将“背云”垂于背部,紧靠后背心,背云长度大约在65至70厘米之间,与清代男子所蓄辫子长度相当。“佛头”在颈后,前胸的珠子以3个结珠作中心对称,“纪念”随朝珠垂于胸前。
不过,不是所有的清朝官员都有资格佩戴朝珠的。据《清文献通考.王礼十七、十八》、《清会典.礼部四.仪制清吏司》上的记载,朝官,凡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军机处、侍卫、礼部、国子监、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等所属官,以及五品官命妇以上,才得挂用。也就是说,朝珠是中高层官员身份的象征,低层官员是没资格佩戴朝珠的。
此外,根据亲贵等级对所佩戴朝珠的颜色、珠子和丝绦的质料均作了详细规定,以显示不同的地位。譬如东珠朝珠只有皇帝、皇太后和皇后才能佩戴,象征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其他人等佩戴或拥有均属僭越,这也是存世东珠朝珠稀少珍贵的原因。
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清代朝珠和宫廷手串的材质十分广泛,包括青金石、绿松石、碧玺、东珠、海蓝宝石、翡翠、水晶、玛瑙、琥珀蜜蜡、珊瑚、伽楠香、菩提子、檀香、沉香木、椰壳、砗磲、象牙、牛角等数十种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