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取名按辈份,辈份有的在第二个字,有的在第三个字这是什么习俗

问答分类: 取名家族取名按辈份,辈份有的在第二个字,有的在第三个字这是什么习俗

家族取名按辈份,辈份有的在第二个字,有的在第三个字这是什么习俗

2 回复
彪悍的菇凉 回复于 2023-07-10 之前

这个问题先从孔家说起,孔家的排字给人感觉是第二个字,如孔令某,孔繁某……又比如范仲淹的儿子辈第二字排纯、孙辈第二字排正,其他不可考。

明代皇族的排字也是这样,比如朱棣的后代朱厚照、朱厚璁、朱由校、朱由检。爱新觉罗家族永绵奕载……也是除了姓之外名字的最前面的字,比如奕詝、奕䜣,载湉、载淳。

但古代也不是这么讲究的,比如著名的琅琊王氏,王羲之的儿子都是第三个字排,王徽之、王献之,但还是觉得像个例,而且王羲之兄弟也是叫胡之、羲之。民间的家谱排名就没这么明显确的规定了,我曾祖父辈排第三个字,祖父辈是第二个字排,我父亲这一辈就是第三个字排,我们这辈又是第二个字排,下一辈准备按第二个字排,首先得是加上姓是三个字的名字。现在都起两个字的名字(和汉代人一样了,刘秀、刘备)也没人照办了。

说了这么多,只是举例说明,到底有没有讲究本人就不知道了!也许是为了起名方便吧!况且古代人有名还有字,现在只有名了(合称名字,实际上是名)。昵称倒是不少!

家族取名按辈份,辈份有的在第二个字,有的在第三个字这是什么习俗

admin 回复于 2023-07-10 之前

中国在南北朝时代以后,名字出现了使用两个字的情况,而在这两个字中的其中一个字会被兄弟、堂兄弟等同族男子共用来用作确认一族中的辈份,而且可以是使用相同部首的文字为辈字,也有些家族要求女子也依辈字命名。更进一步,名字中的第三字亦使用相同的部首。后来朝鲜半岛、越南、琉球也有这种命名方式,在日本的平安时代初期亦有这种习惯。后来在日本,讳的一字被当作通字并广泛用在一族中。为了与世代相传的系字区分,把辈字称为“列系字”,世代相传的系字则称为行系字。但“行系字”一词在中文里意义与辈字相同。

特征

一般字辈都要用含意好的字,并编成四言、五言或七言等其他形式的韵文,表达光宗耀祖、兴旺发达之意,读起来顺口、押韵,便于同一支派的人记诵。一些佛教或道教派别也是这样取法名或道号,《天龙八部》少林寺的虚竹就是“虚”字辈。传统上家谱一般只记载男性的名字,于是很多家族只规限男性要依字辈取名,称为谱名,女性则没有限制。如蒋中正籍贯浙江奉化溪口,蒋氏辈序为“祁斯肇周国,孝友得成章。秀明启贤达,奕世庆吉昌”,其谱名蒋周泰,后代又依此命名,例如儿子蒋经国,孙蒋孝勇,曾孙蒋友柏,玄孙名蒋得勇。事实上也有些家族是男女有不同字辈,也有些是以偏旁部首作为字辈,多见于单名。现在这种取名模式渐渐少见了,甚至有些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字辈。

实例

由于现今字辈使用只见于古老世家后裔,如儒家的孔子、孟子、颜子、曾子家族。故一般人观念中有一部分人会倾向认为字辈是能循环使用的,但事实上这是不对的,字辈用完后是要再续的,如果所有字用完了,必须再由家族族长统一确定接下去的字。如毛泽东家族《韶山毛氏二修族谱》中有一篇专门的《派系诗》,原定派系是“立显荣朝士,文方运际祥。祖恩贻泽远,世代永承昌” ,续订派系是“孝友传家本,忠良振国光。起元敦圣学,风雅列明章” 。

不同姓、同姓但不同支派就有完全不同的字辈系统。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24个儿子的后代世系,各拟定了20个字,每个字为一世。又以木火土金水轮流为第三个字的部首。如长子懿文太子朱标支:“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燕王朱棣支:“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宁献王朱权支:“磐奠觐宸拱,多谋统议中,总添支庶阔,作哲向亲衷。”朱耷为宁献王后裔,由此可知“朱耷”不是其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