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由来,古代为什么又叫临安,和现在的临安有关系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先了解一下今天的杭州是先有“杭州”还是先有“临安”这个名字。
那么我们就从杭州市内的一条城市道路开始说起吧,它的名字叫禹航路,16号线有个地铁站叫禹航路站,不知道大家去过没。是不是感觉听着耳熟,没错,跟余杭谐音,事实上这条路也在余杭区境内。说起禹航这个名字,它其实有个小典故,今天的杭州,是人间天堂,在远古的时候,可能是鱼虾的天堂,因为杭州在远古只是一个浅水湾。相传大禹治水经过这里,舍舟登陆,因此把这块地方叫做“禹航”。在古代杭也同航,后人讹传,最后就成了“余杭”。
余杭在当时也是现杭州西一带的地名。现今杭州主城范围有的第一个名字叫钱塘,根据《水经论》记载,其来源是因为东汉有个叫华信的人,用钱引诱会稽郡的人来杭州东一里的地方筑海塘防潮水,声称:“有能致一斛土者即与钱一千”,当众人运来大批泥土后,他却不兑现。众人盛怒之下,弃土而去,结果堆成了这条海塘,故名“钱塘”。《史记》记载始皇37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巡视会稽郡,“过丹阳,至钱唐,临浙水,水波恶,乃西百二十里,从狭中渡。
到了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隋朝灭了陈国,废(钱塘)郡为州,治所余杭(今杭州西),取余杭的杭字命名杭州,这是杭州最早见于史书的记载,也是杭州城市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隋初杭州建造州城,开凿江南运河连通与北方的水运,使杭州从‘山中小县’一跃而为‘东南名郡’。而钱塘县(现杭州主城范围)则称为杭州的一个属县。不久,杭州迁治钱塘县,并逐渐扩大范围,越来越接近今杭州市。
但是杭州为什么后来又叫临安,我们得知道历史上的两个大人物,一位是吴越国王钱镠,一位是宋高宗赵构。
想必经常去西湖游玩的游客肯定知道西湖旁有座钱王祠,里面供奉的是何许人物呢?没错,就是五代十国当中吴越国的开国国王钱镠。钱镠是临安(今临安区)人,唐末从军发家,东征西讨,终于创立吴越国。吴越国以杭州为都城,城市建设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吴越三代、五帝共85年的统治下,经过劳动人民的辛勤开拓建设,杭州发展成为全国经济繁荣和文化荟萃之地。
后来等到北宋兴起,末代国王钱弘俶遵从祖父钱镠“心存忠孝,爱兵恤民,善事中原,如遇真君主,宜速归附”的遗训,免动兵戈,使百姓免受烽火,纳土归宋,归附中央王朝。
等到建炎三年,宋室南迁杭州为行在。宋高宗赵构为感念吴越国王钱鏐,及其子孙纳土归宋对宋朝的功绩和对杭州的历史贡献,以其故里“临安”为府名升杭州为“临安府”。临安县为其属县,府县同名。即临安府(杭州)下属的临安县。临安区(县)名从西晋太康元年一直沿用至今。
综上所述,临安和杭州历史上本就是两个地方的地名,只不过由于以上原因,杭州历史上改名叫过一段时间临安罢了。
南宋被元灭亡以后,元代把临安府升杭州路,为江浙行省省会。至此,“杭州”又成了今日杭州的名字,并一直延续至今,基本没有变过。
杭州的名字从什么时候确定的呢?
春秋战国时代的杭州先后分属越、吴、楚,秦王政25年(公元前222年)设会稽郡于吴越旧地,设县治于灵隐山麓。杭州城才有了最早的建置,钱唐县。此时西湖尚与江海相通。
隋文帝9年(589年)置杭州,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废州郡县三级为州县两级管理,钱唐郡废郡为县,州治移置余杭,故名“杭州”,杭州之名始见于此。今之余杭已为杭州市余杭区。
我来回答,杭州是中国的六大古都,杭州自秦朝设县以来,先后曾做为五代十国之一吴越国的首都和南宋的首都,属于地区政权的核心。
临安,杭州市辖区。古时候为临安县,现在为临安区。
下面,我们来聊一聊杭州和临安的历史变迁,以及名字的由来。
一、杭州名字的由来。
古时候大禹治水经过杭州,大家就称此地为禹航,后变为余杭。
隋朝建立后,于开皇九年(589)废郡为州,“杭州”之名第一次出现。下辖钱唐、余杭、富阳、盐官、于潜、武康六县。州治初在余杭,次年迁钱唐。开皇十一年,在凤凰山依山筑城,“周三十六里九十步”,这是最早的杭州城。大业三年(607),改置为余杭郡。
到了唐朝,置杭州郡,旋改余杭郡,治所在钱唐。因避国号讳,于武德四年(621)改“钱唐”为“钱塘”。太宗时属江南道,天宝元年(742)复名余杭郡,属江南东道。乾元元年(758)又改为杭州,归浙江西道节度,州治在钱塘,辖钱塘、盐官、富阳、新城、余杭、临安、于潜、唐山八县。
二、杭州曾为地区政权中心。
唐末军政割据,杭州曾作为地方政权吴越国的中心。
吴越国(907年-978年),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统治者为临安钱氏。由钱镠在后梁开平元年(907年)所建,定都杭州。吴越先后尊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和北宋等中原王朝为正朔,并且接受其册封。
龙德三年(923年),钱镠被册封为吴越国王,正式建立吴越国,定都杭州。他改府署为朝廷,设置丞相、侍郎等百官,一切礼制皆按照皇帝的规格。
吴越钱氏最难能可贵的是他的“民本”思想。这位在后世流传“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的皇帝钱镠常说:“民为社稷之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免动干戈即所以爱民也。”他不仅尊崇中原,还教诫子孙要恪守臣节,要“善事中国,勿以易姓废事大之礼”。“要度德量力而识时务,如遇真主,宜速归附。”
当时,雄才大略的宋太祖赵匡胤消灭了割据政权南唐,十国之中仅剩吴越国。
吴越王钱俶审时度势,遵循祖宗武肃王钱镠的遗训,以天下苍生安危为念,采取“重民轻土”之善举,于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五月入宋京开封,遵从祖训,纳土归宋,将吴越国献给宋朝,避免了生灵涂炭,促进了北宋的大一统。吴越钱氏的最大功绩,开了和平统一的先例。
在北宋时,杭州为“两浙路”的路治,大观元年(1107)升为帅府。辖钱塘、仁和、余杭、临安、于潜、昌化、富阳、新登、盐官9个县。当时人口已达20万户,为江南人口最多的州。
三、临安名字的由来。
临安是杭州的别用名。
南宋建炎三年(1129),宋王朝升杭州为“临安府”,级别为“行在”(陪都)。临安县为其属县。
绍兴八年(1138年)南宋定都临安。辖钱塘、仁和、临安、余杭、于潜、昌化、富阳、新城、盐宫九县。
“杭州”在南宋称为“临安”有两种说法:
1、南宋偏安江南,有“临时安置”之意。
2、“君临即安”的意思,南宋君王到了杭州就可安定。
3、南宋朝廷感念吴越国王钱鏐对杭州的历史功绩,以其故里“临安”为府名。
四、现在的临安
临安县名是从西晋太康元年一直沿用至今的。
临安市由原来的临安、於潜、昌化三县合并。汉以前三县均无建制。
1、临安县。
临安县在秦朝、西汉时为会稽郡余杭县地。东汉建安16年(211年)分余杭置临水县,县治在高乐。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更名临安县,隶属吴兴郡。
2、淤潜县。
西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置丹阳郡,领县有於潜,东汉更名为於潜县。
3、昌化县。
昌化原属於潜县境。晋时临安、於潜(含昌化)同属吴兴郡,隋时同属杭州。唐垂拱二年(686年)析於潜置紫溪县,与临安、於潜同属杭州余杭郡。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紫溪改名称昌化县。
南宋归于临安府。
自宋以后,临安、於潜、昌化县建置和名称基本稳定。北宋属杭州,南宋属临安府,元属杭州路,明属杭州府,清属杭州府。
今天的临安,是杭州市辖区,为临安区。
翻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记载,杭州在我国古代可是非常有名的一座城市,而且那时候经济就已经很发达。不过,杭州很早的时候并不叫杭州,而且随着历史的进程演变而来的。那么我们就从它的前身说起吧!
杭州在周朝以前,属于“扬州之域”。传说在夏禹治水时,全国分为九州,长江以南的广阔地域均泛称扬州。公元前21世纪,夏禹南巡,大会诸侯于会稽山(今浙江绍兴),曾乘舟航行经过这里,并舍其余杭(“杭”是方舟)于此,故名“余杭”。一说,禹至此造舟以渡,越人称此地为“禹杭”,其后,口语相传,讹“禹”为“余”,乃名“余杭”。
春秋时,吴越两国争霸,杭州先属吴,越灭吴后,属越。战国时,楚灭越国,杭州又归入楚国的版图。
秦统一六国后,在灵隐山麓设县治,称钱唐,属会稽郡。《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过丹阳,至钱唐,临浙江,水波恶……。”这是史籍最早记载“钱唐”之名。现在的市区,当时还是随江潮出没的海滩,西湖尚未形成。
西汉承秦制,杭州仍称钱唐。新莽时一度改钱唐为泉亭县;到了东汉,复置钱唐县,属吴郡。这时杭州农田水利兴修初具规模,并从宝石山至万松岭修筑了第一条海塘,西湖开始与海隔断,成为内湖。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杭州为吴国的吴兴郡,属扬州。因外族相继入侵,晋室南迁,促进了江南和钱塘江两岸经济文化的发展。这时,西湖已有“明圣湖”、“金牛湖”之称。
东晋咸和元年(326),印度佛教徒慧理在飞来峰下建了灵隐寺,这不仅是西湖最古的丛林建筑,也是江南最古老的名刹。随后有方士许迈及葛洪等人在武林山下、韬光、宝石山一带进行写书、炼丹等活动,传播宗教,西湖名山胜水也渐次开拓。梁武帝太清三年(549),升钱唐县为临江郡。
“杭州”之名首次出现
隋王朝建立后,于开皇九年(589)废郡为州,“杭州”之名第一次出现。下辖钱唐、余杭、富阳、盐官、于潜、武康六县。州治初在余杭,次年迁钱唐。开皇十一年,在凤凰山依山筑城,“周三十六里九十步”,这是最早的杭州城。大业三年(607),改置为余杭郡。
六年,杨素凿通江南运河,从现在的江苏镇江起,经苏州、嘉兴等地而达杭州,全长400多公里,自此,拱宸桥成为大运河的起讫点。这一重要的地理位置,促进了杭州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隋书·地理志》记述:“杭州等郡,川泽沃衍,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故商贾并辏”。这时的余杭郡有户15380,杭州户口统计由此开始,从此有“杭州”之名,沿用至今。民国十六年,析出杭县城区设杭州市,杭州置市始此至今。
那么杭州为什么古时候又称临安呢?
现在的杭州和临安确实是两个地方,但是在古代杭州就是临安,因为临安是南宋王朝的都城,当年南宋高宗避祸江南的时候,升杭州为临安府,为南宋首都,因此就称临安,这是杭州比较有名的一个古称。在古代很多大城市的命名都是用小地方来命名的,就像西安在古代又称为长安,临安也是一样,理论上来说临安是千年古县,但是临安府的主体是杭州,又不是临安,主要还是借临安县“临时安置,不忘故土”之意。所以,杭州在古代又称临安,和如今的临安完全是两个意思。
临安现在是杭州的一个市辖区,在早几年还是临安市,现在划分为杭州的区。而现在的临安并不是古时候的临安,古时候的临安是指现在的杭州市,而现在的临安是指杭州的一个市辖区,直接归属于杭州管理,位于杭州的西部,而且离余杭区很近,南边靠近富阳区和桐庐县,同时杭州市区也通了地铁到临安区。
好了,这就是杭州名字的由来,和现在临安区的关系,欢迎大家关注。
有两个临安,杭州临安是遗址,云南建水因远离战争,保存古城建筑。
1、临安是中国南宋王朝的都城,金灭北宋后,宋高宗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重新建立宋政权,于建炎三年(1129)升杭州为临安府。因此,很多杭州当地人仍然保留着河南人的生活习俗和饮食习惯。
2、云南建水临安府 ,明朝平定云南以后,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元临安路为临安府,府治由通海移迁建水州(今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属云南布政使司。
清初,临安府隶永昌道,后改隶分巡迤东道。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增设迤南道(驻普洱城)辖四府,改临安府隶之。三十五年(1770年),改建水州为建水县,建水仍为临安府治。光绪十一年(1886年),添设临安开广兵备道驻蒙自城,领三府军务,又改临安府隶之。 民国元年(1912年)废临安府为临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