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知道我的爷爷有名也有字,当时特别不明白,一个人为什么要有两个名字?爷爷有两个名字,父母和我为什么只有一个名字?现在知道一点儿原因了,分享给大家。
周代时,取名不拘一格,崇尚质朴,甚至有很多奇怪的名字。后稷的名字叫“弃”,因为他母亲把他丢弃了;鲁成公叫“黑肱”;晋成公的名字竟然叫“黑臀”。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文字的丰富,意识观念的加强,人的名字也成了一门学问。
图片一:孔丘,字仲尼
《社记》中说:“幼名、冠字。”《疏》上说:“始生三月而始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仪礼》说:“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可见,名是幼时起的,供长辈呼唤。男子到了二十岁,要举行冠礼,标志着成人要出仕,进入社会。女子长大后也要许嫁,未许嫁叫“待字”,十五岁可以嫁人了,要举行及笄礼,也要取字。字一般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与名相表里的,所以又称“表字。”
图片二:李白,字太白
《左传》中记载着春秋时代命名的五个原则:“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这是鲁国大夫申儒在回答桓公问名时提出来的,意思是:“或根据其出身特点,或从追慕祥瑞、托物喻志、褒扬德行、寄托长辈期望等几个方面比照取名。并且提出七不:“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来取名。
图片三:赵云,字子龙
古人取字十分讲究,字一般是由两个字符组成,第一个字常见的有按排行取,如孔子是老二,字仲尼,他的哥哥字孟跛;三国时东吴三兄弟分别字伯符、仲谋、叔弼、季佐。还有用“子”的也很多,因为“子”是美誉或尊称,如司马迁,字子长;曹植,字子健;苏轼,字子瞻。后一个字是表字的主要成分,与名的意义是要有联系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意义相同的,比如:屈平,字原。广平曰原,意思相同;颜回,字子渊。渊,回水也,意思相同。
第二种情况,意义相近的,比如:梁鸿,字伯鸾。鸾和鸿都是飞禽;李渔,字笠翁。渔翁常戴蓑笠。
第三种情况,意义相反的,比如:朱熹,字元晦。熹是天亮,晦是黑夜;韩愈,字退之。愈是相前,退是向后,正好相反。
第四种情况,意义相延的,比如:李白,字太白。太白是对太意的延伸;杜牧,字牧之。延伸了牧的含义。
第五种情况,意义相顺的,比如:赵云,字子龙。云从龙,风从虎,意思相顺;于谦,字廷益。谦受益,益是谦的后果。
在古代,非常重视礼义,称呼上特别讲究。名一般作为谦称、自称,或是长辈对晚辈的称呼,其他一般都称字,若是君主或父母长辈的名,更是要避讳,不能称呼。
码字不易,若有兴趣,欢迎评论,请点赞关注
好玩的国学教你如何起一个有古风的名字!
中国有丰富多彩的姓氏文化,而古人对起名也有一套完整的规则。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对“名”这样解释:“名,自命也。从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意思是,黄昏后天黑不能相认识,就给大家各取个代号。大家都是一个氏族部落的,总不能都叫大狗二狗吧,这样既不好听,也不容易辨别,所以就有了名字。
事实上,名和字的功能是不同的。名是为了区别身份,字是为了区别尊卑。对小孩直呼其名,显得亲切,而对成年人则就不那么礼貌了。所以古人在孩子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取名,用于家人称呼或自称。而字则比较晚,一般是男子20岁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举行“笄礼”时取字,用于他称。也就是说,名是自己叫的,表示自谦;字是别人叫的,表示尊敬。举个例子,著名爱国将领岳飞,字鹏举。他在自我介绍的时候,估计会说自己是“阿飞”,表示谦虚,而朋友们一般要叫他“鹏举”,显得尊敬和雅致。
“名字”这个词,意味着古人既有名,也有字,二者是互为表里的关系。如在《三国演义》中可以看到这样的话,“某姓关名羽,表字云长”,所以字的功能是对名的补充或解释。古人取字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名”和“字”词义相近,或“字”是对“名”的进一步阐述。如春秋时期楚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名平,字原,因为“原”是宽阔平坦的意思,与“平”相对应。唐代大诗人“诗仙”李白,名白,字太白,估计长得皮肤白皙,取名叫“白”,还不忘“自恋一下子”,强调实在是“太白”;“诗圣”杜甫,名甫,字子美,因为“甫”在《说文》中的解释是男子的美称,可见杜甫的父亲希望儿子成为一个大帅哥。二是“名”和“字”意思相反,如唐代文学家韩愈,名叫“愈”,“愈”是更进一步的意思,所以谦虚一点就取字“退之”。总之,古人的名和字,不管是同义还是反义,总有一定的联系,字是对名的一种解释,就像电脑文件的扩展名一样。
注:关于李白名字的来历,唐代李阳冰的《草堂集》序中说:“.……,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意思是说,在李白出生之前,他的母亲梦到了太白星进入了自己的梦境,孩子随即出生,故起名为李白,字太白。此处有调侃成分,请读者明察。
关于古代人的“姓氏名字号”,过去,大多以顾炎武的《日知录》和钱大昕的《十驾斋养新录》为权威解读。
后来,随着甲骨文的发现,以及对金文和两周文献研究的深入,又有了一些新的观点。
概括起来,大致可以规纳入下——
殷商,不讲姓氏,讲“族徽”。
甲骨文里,有数百个相区别的“族徽”字。这些字,与后来的汉字基本没有联系。那时候,不同的族或部落或“方国”,都有自己的“族徽”。这大约就是当时的“姓氏”。
讲究姓氏,是从西周开始的。
北大李零教授说,姓氏,是西周种姓制度的核心;而种姓制度,又是西周大一统的核心。
从目前发现的西周青铜器上的金文看,最初的姓,只有十七个,还有文献上有而金文中没有的,加起来也只是二十个左右。
这些“姓”,大多以“女”为部首,比如姬、姜、姚、姒、妫、妊、姞、嬴,等等。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里说,女姓是周人的一大发明。
所以,学者们说,最初的“姓”,表示的是母系的血缘。
西周,分封亲戚,一下子封了七十多国。这里面,姬姓为多,有五十多个。但封到各地之后,就以地为“氏”了,或者叫以国为“氏”。
这就形成了西周姓氏的“大爆发”。
《尚书.尧典》和《诗》以及青铜器上的金文,有了“百姓”一词。“百”,是个虚数,表示很多而已。“百姓”,也作“百生”,还留有母族血缘的痕迹。
不过,在周代,男人只称氏,不称姓
《左传.庄公六年》载,楚文王伐申过邓,他的母亲是邓国人,邓国贵族劝邓祁侯杀了楚文王,邓侯说,楚文王“吾甥也”,不能杀。这是说,那个时候的男人,至少是贵族,既是父系的某男,又是母系的某甥,母系的亲情甚至超过父系。
那个时候的女人,也在姓下加氏,比如武姜亦被称为姜氏、骊姬被称为姬氏等等。
氏的重要性越来越强,有时候,“氏”与“族”就成了同义词。
《战国策.秦策》:“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这个“族”,说的是同“氏”。
战国以后,就基本以氏为姓了。到了汉代,姓氏则完全合一。
以上是姓氏的演变。
古人的名字怎么起的呢?
殷商的时候,似乎“排序”是一种重要方法——以甲乙丙丁的顺序排,不仅兄弟之间,各代之间也常用这种办法。
西周,好像仍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这一传统。
周文王的第三子名“鲜”,按“伯仲叔季”的排行,前面加“叔”字,又因为封于管地,连起来称“管叔鲜”。
除了排序,上古时候贵族起名,也有一定“随意性”。
比如周族先祖“弃”,司马迁说:“初欲弃之,因名曰弃。”
那么,武王的弟弟周公旦,就很可能是生于日出之时了。
孔子,殷人后代,子姓。司马迁的说法是“姓孔氏”,汉代,姓氏已经合一。司马迁还说,孔子“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丘”的含义之一,是“四方高,中央下为丘”。
仔细想想,古人这样起名很可以理解。前些年或者更早,北方农村,生了男孩,叫“铁蛋”“柱子”“狗剩”的不少;女孩,叫“二丫”“三妮”的已很常见,如果起名叫“桂花”或者“彩云”,那就是比较文化的了。老人们说,名字越平常就越好养活。
古人,有名有字。商汤,学者们考证,就有“字”。周代更不例外。
据称,上古时,婴儿出生三月由父亲起名。男子二十而冠,即行成人礼的时候取字。
女子也有字。
《礼.曲礼》曰:“女子许嫁,笄而字。”这一般是十五岁。未许嫁叫“待字”。例如,青铜器《铸公簠(fu)》上的“孟妊车母”,“妊”是姓,“车”是字。
古人的名与字,一般是同义,少数是反义。
孟子,名“轲”,字“子舆”,是同义。屈原,名平,字原,《尔雅.释地》说:“广平曰原”,也是同义。颜回,字子渊,《说文》:“渊,回水也。”同义。宰予,字子我,也是同义。诸葛亮,字孔明,亦是。李白,字太白,还是。
曾参之父曾点,字皙(xi),《说文》:“点,小黑也。”又:“皙,人色白也。”这就是反义了。
也有一些古人的名和字看不出相互联系,这大约是因为字义发生了变化的原因。
前面说到“颜回,字子渊”、“宰予,字子我”,这是春秋和战国中前期的习惯——在男子的字之前加子,是一种尊称。
这一时期,在字之前,还通常加上“伯仲叔季”的排行,亦表尊重。如“伯禽”“仲尼”“叔向”“季路”,等等。
另外,周代的时候,贵族男子的字后面,常常加“父”字或“甫”字,以表示性别。如“伯禽父”“仲尼父”等等。
周代贵族女子的字之前,也加排行,后面则加“母”或“女”字表示性别。前面举到的“孟妊车母”,“孟”同“伯”为排行,“母”表性别。
古人名字连说的时候,一般是先称字,再称名,以表尊重。
比如,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叔梁”是字,“纥”是名。
相互称呼的时候,尊对卑称名;卑自称亦称名;对平辈或尊辈称字。这从《论语》中可以看到以上区别。
汉以后,男人的字,多使用两字为“字”。而且实兴另起“别号”了。
先讲个文献学故事。
前阵子跟老师一起做《续修四库提要》的修订。
其中有一条录入为:
(董)蠡丹,字济甫,乌程人。
我说这位同学肯定录入错了。这人叫 董蠡舟,不叫蠡丹。
为什么我敢肯定录错了呢?
一方面因为「蠡舟」二字,取的是「范蠡退隐泛舟五湖」的意思。
另一方面,因为这人字「济甫」。甫 就是美男子,是个衬字。济就是渡水,正好与舟是互含其意的。这样,字和名就有了关联,比较符合「字法」。
————————————————————————————————————
通过上面这个故事,我们就不难发现,古人起字并非毫无原则,而是有一定规律,这些规律与名都有很多的联系。
下面就举几个典型的例子:
一、排行法。伯仲叔季。一般来说字都是双字,前面一个字,经常以表示排行的伯仲叔季来担任。如至圣先师孔子,字仲尼。更为古老的,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两位商朝遗民,也是如此。可见排行字法,极其古老。
二、意义互补。意义互补的名和字,是比较常见的字法。比如上文所说的董蠡舟,字济夫,就是舟和济意义互补。赵云,字子龙,因为《易》曰「云从龙,风从虎」,这也是名、字意义互补。
三、意义相同。就是名和字意义完全一致。又分两种,一种是某字训为某字,俩字一个意思。比如东汉张衡字平子,宋代诗人陆游字务观,衡即平也,游即观也,这些字在说文里都是同意互训的。还有一种更简单粗暴:名什么就字什么,比如南朝江总,字总持,总字本身就有「总理其事」的意思,总持实际是解释了一下「总」的意思。相同的,唐代的杜牧,名字牧,字干脆就字「牧之」。因此,李商隐曾经还写过一首诗打趣:
赠司勋杜十三员外
杜牧司勋字牧之,清秋一首杜秋诗。前身应是梁江总,名总还曾字总持。
四,意义相悖。其实意义相悖,在中国传统思维中并非黑白对立,而是二元可互相转化的,有一种解释字意的方法叫「反训」,可以了解一下。
起字也有这种传统,就是字与名正好是反义词。比如宋代理学宗师朱熹,熹就是亮的意思,晨光熹微嘛。但朱熹字什么呢?字元晦,也自称晦庵,晦就是不明亮,黑暗,「风雨如晦」。
唐代诗人韩愈,愈指超出、超过,「愈加」「愈发」「愈显」都是更进一步的意思。但韩愈字「退之」,退之,就是后退。跟「愈」是正反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