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春秋时晋国公族中有一个叫毕万的,也就是韩万,他是曲沃庄伯的弟弟。毕万受封于“韩原”这个地方,其子孙就以韩为姓。韩武子及其后代,几乎全是晋国大夫。他们职位之高、权势之大,为世所罕有。到了周烈王时候,终于发生了韩、赵、魏“三家分晋”之事。后来,韩成了战国七雄之一,建都平阳,韩地日广,后又迁都到现在的河南。韩姓就是这样先从山东繁衍到今陕西、河南的,最后播迁至全国各地。
秦统一六国以后,韩国王族的后代纷纷以韩为姓。根据历史记载,我国少数民族由复姓改为单姓的也有很多,其中与“韩”近音而改姓韩的就有好几个。另据记载,汉武帝时有朝鲜人韩陶,唐宪宗时有倭国人韩志和,这些是异国韩姓血统的融入。
韩姓的来源虽然有三,但主要还是来自国姓韩。
一、传承有序,播迁明晰
纵观韩姓发展的历史脉络,有一个特殊的现象,就是其传承有序、播迁明晰,为姓氏史之罕见。
韩王信家族是古代史上中国韩姓发展的主支,它可以追溯到春秋时代的韩武子。韩姓最早居住在现在的陕西韩城一带,后陆续迁到山西、河南。后韩王信的子孙又辗转迁徙,逐渐向各地播迁。这一支脉有辅佐刘邦打天下的“兴汉三杰”之一的韩信、与汉武帝关系密切的韩嫣、跟随卫青北击匈奴的韩说、出击匈奴并斩敌首百余的韩增。唐朝是韩姓后代由中原向沿海播迁的重要时代。唐韩瑷死于贬居地振州后,他的子孙纷纷散落到广东南海各地。韩休在朝时,刚直不阿、廉洁奉公,名冠京城。
韩愈家族世代为官,也是韩姓的名门望族,其家族历史源远流长。韩愈是北魏韩茂的后代,其族原属匈奴人。到了韩愈后代的支脉,逐渐发展到安徽、广东、河北等地。韩愈这一支有对韩愈多有影响的韩会、后世位列仙班的“八仙”之一韩湘,还有为国捐躯的将领韩。在宋代,还出现了宰相韩琦。据记载,韩琦家族是宋代播迁最广的一个家族。南宋还出了个抗金名将韩世忠。到了元朝则有农民起义首领韩山童。明朝出了一个烈女韩希孟。清代有作家韩小宿。近现代有电影演员韩兰根,原兰州军区司令员韩先楚,历史学家、蒙古学家韩儒林等。
二、韩姓名人
1.法家宗师韩非
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年),战国末期哲学家,法家主要代表人物,出身韩国贵族,著有《孤愤》、《五蠹》、《说难》等10万余言。
韩非和李斯曾是同窗,一起师从荀子。韩非虽是个结巴,话讲不好,可是他文辞俱佳,李斯自愧不如。有一天,秦王读到韩非的著作,大加赞赏,欲重用他。可是宰相李斯嫉妒他的才干,又担心韩非会盖过他。于是,李斯便联合其他大臣诬陷韩非,说他是韩国贵族,心向韩国,不可重用,可是若放走他,万一被别人重用,也是一大祸患。秦王听信谗言,便将韩非关进监狱。李斯又使人威吓韩非,迫使韩非在狱中自杀。待秦王后悔想要用他时,已来不及了。
韩非虽然死得可惜,但他的著作和思想毕竟还是得以保留了下来,今天依然闪耀着灿烂的光辉。
2.用兵如神的韩信
韩信,淮阴人,汉初辅佐刘邦打天下的主要将领之一,著名军事家。
韩信一生驰骋沙场,指挥若定,用兵如神,立下赫赫战功。他采用声东击西、避实就虚的战术破了魏、代,又背水一战,前后夹击,灭了赵军,俘虏了赵王。后来,韩信又全歼楚军,挫败齐军。
公元前202年,韩信率兵到垓下参加楚、汉最后的决战。战争开始,韩信佯败,项羽追击,追到垓下,预先布置好的汉军从左右夹击项羽率领的楚军。这样,楚军被四面包围,轻易被打垮,项羽乌江自刎,楚汉战争结束。在垓下之战中,韩信又立下了一大功劳。
楚汉战争后,有人告发韩信谋反,被吕后、萧何一起设计诛灭。关于韩信的死,历代史家存有多种疑问。但无论如何,韩信在灭楚建汉过程中都是功不可没的。
3.“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列“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著有《昌黎先生集》。
韩愈写文章主张“文以载道”,他写文章是为了行道明道。韩愈主张儒家的“兼济天下”的思想,主张国家统一,重视选拔人才,他还关心社会现实,反对佛老。
唐宪宗的时候,皇室笃信佛教。凤翔法门寺护国真身塔内珍藏有释迦佛骨一节,据说每隔30年可出塔一次,佛骨出塔,便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宪宗对此深信不疑,而且他执政时正逢30年周期,所以宪宗迎接佛骨入宫。这个时候,王公贵族们为讨好朝廷,都大方施舍财物,信佛的百姓则盲目迎合,倾家荡产,宗教狂热达到近乎疯狂的程度。这时候,韩愈则头脑清醒,看到了迎佛骨的危害,于是冒死上疏,反对迎佛骨。由于措辞激烈,触怒宪宗,最后在一些国戚权贵们的开脱下,韩愈才得以从轻发落,被贬为潮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