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的名字后来怎么不避讳了

问答分类: 取名清朝皇帝的名字后来怎么不避讳了

一开始清朝皇帝的名字都需要避讳,如康熙名玄烨,兄弟玄改元雍正名胤禛,兄弟胤改允乾隆名弘历,兄弟弘改宏嘉庆自己改名名颙琰,兄弟的永字没改道光名旻宁,兄弟旻改绵而后来为何咸丰同治光绪和废帝的“奕载溥”兄弟们都没有避讳呢?

5 回复
紫陌红尘 回复于 2023-08-04 之前

你好,我是左担道,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喜欢帮关注哦。

避讳是历史上中原文化的一种:对尊长、君主直呼其名,意味着是对长辈,君主的不尊重。

清朝入关之前的文字都是满文,所以清朝的前几任皇帝,对名讳并不是很严格的。直到康熙的时候,康熙意图融入当时的汉文化,以便于统治。对皇帝名字的避讳也引用了过来。而且那时候还是相当严格的,比如雍正时期,发生的查嗣庭定,就是关于名字避讳的一起文字大案,最终闹得家破人亡。清朝皇帝的名字后来怎么不避讳了

中原文化在某一方面讲代表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原文化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其璀璨的文化,不仅影响着中国,而且也影响着世界。其体现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以及非凡的创造力和强大的凝聚力。

但是中国文化,在历史漫长的长河中,也显示着某些僵化的部分。尤其到了清朝末期,西方国家文化的入侵,是伴随着先进的洋枪大炮涌入中国的。而在这个过程中,满清权贵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甚至不承认、不接受西方先进的文化,而拒绝改变。最终导致了清朝的覆灭。清朝皇帝的名字后来怎么不避讳了

之所以谈了这么多,看似与名字避讳不相关,但实际上,名字避讳实际上是清朝文化,从无到接受到拒绝改变的过程中的一部分。由于清朝后期,西方文化已经渗入,而且在西方的洋枪火炮中,丧失了威严。那时候的人,或多或少已经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变得相对开明了起来。也就演变了后来的新旧文化的相争。

因此清朝后期的皇帝,名字不再避讳。实际是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也是当时中国文化,在与西方文化博弈中,处于劣势的一种表现。清朝皇帝的名字后来怎么不避讳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令您满意,满意帮点赞哦!谢谢

巡山小妖精 回复于 2023-08-04 之前

清朝的皇帝都是需要避名讳的,而光绪和道光都是皇帝的年号,他们的名字分别是爱新觉罗·载湉,爱新觉罗·旻宁。庙号是清德宗和清宣宗,而庙号和年号这些是不需要避讳的,只有名字是需要避讳的。

避名讳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第一个阶段就是天顺、天命、天聪,也就是太祖、太宗、世祖这三朝名字没有避讳。

努尔哈赤朝在考进士时,“努尔哈赤”可分着写不避讳;“皇太极”这三个字考试的时候,写也不用避讳;顺治的名字叫“福临”,写的时候也不避讳,不过有所变化,在官书中出现以上人名,需要盖黄签,但不用改字。

这个原因,就是清朝初期主要是满洲文化,汉化不是很深。所以不是特别严格强调皇帝名字的避讳,这是第一个阶段。

清朝皇帝的名字后来怎么不避讳了

第二个阶段,就是康、雍、乾三朝,康熙、雍正三朝大量接触了汉族的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就实行皇帝的名讳,就是牵扯到皇帝名字的时候,要避讳,读音、写字都要避讳。

譬如说康熙,康熙的名字叫“玄烨”,就是这个“玄”字在康熙年间,凡是写“玄”字皆需要避讳,假如考进士科的人不避讳就影响其考试前程,玄烨二字皆不可直书。

清朝皇帝的名字后来怎么不避讳了

雍正也一样,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体现。

大家知道雍正的名字叫“胤正”,就是个“胤”,赵匡胤这个“胤”,雍正朝“胤”字不可以这么写,康熙朝可以,雍正朝不可以,那怎么写呢?把最后那一笔讳了,最后这一笔不写,他“胤”“正”两个字,还有“正”字呢?“胤?”正式写的时候,“胤”最后这笔讳缺,“正”最后这点讳缺,不能写,这是针对普通士庶百姓而言的。

对于官员,要求还要更深一层,比较出名的“科场案”,就是因为触及皇帝名讳,而被雍正皇帝下令革职查办。当时某省学政出了个题目叫做“维民所止”,结果被人诬告为谋反,致使主考官失官坐死。这个“维”被人称作雍正的“雍”字去头,这一下招致雍正帝震怒,认为僚属藐视皇权,因此严令申斥。可见,当时皇帝对名讳多么重视。

针对皇亲则有另一套举措,比如皇兄弟。他那几个兄弟都不叫“胤”呢?雍正时候做一个特别规定,这个“胤”字只许雍正用,他几个兄弟凡是这个“胤”字都改成“允”字使用,这样就达到避讳的目的,这是雍正朝。

乾隆朝,乾隆的名字叫“弘历”,就是这个“弘”,乾隆朝“弘”字是不可以这样写的。以前有个书院叫“弘达学院”,发达的“达”,它就没这个点,当时看到并不明白,这个字怎么没这个点,那时侯很小,后来大了就明白了,它把这个讳给避了,避讳,“历”字也换一个写法,这是康、雍、乾这三朝皇帝的避讳,就是缺末笔。

第三个阶段就是嘉道,嘉庆的名字叫“永琰”,道光的名字叫“绵宁”,在这个时候,乾隆做了一个规定,他按汉族的排辈,大家知道孔子的后裔不是排辈吗!孟子的后代不也排辈吗,乾隆说爱新觉罗的后代要排辈,他就给排了,从乾隆以后“永、绵、奕、载”,“溥、毓、恒、启”是后加的,凡是乾隆儿子辈都得带“永”字,孙子辈都得带“绵”字,一代一代往下推,底下问题就来了,那乾隆的儿子是“永”字辈,乾隆的继位人就是嘉庆,他的名字叫“永琰”,乾隆就考虑一个问题,这个“永”字是经常写的,经常用,那天下所有的“永”字避讳起来这事情就比较复杂,乾隆想了个办法把这个“永”字改了,改成“?琰”,这个字不常用,避讳起来就简单一点。

清朝皇帝的名字后来怎么不避讳了清朝皇帝的名字后来怎么不避讳了

但是在写的时候,还要避讳末一笔,“琰”字也要换一个写法,就是比完全天下所有人都避讳的“永”字就相对来说简化了一点,这是嘉庆。道光,道光大家知道道光他是属于“绵”字辈,“永、绵、奕、载”,“绵”字辈,皇帝又说了“绵”是老百姓衣服里头必须用的字,经常用的字,那天下所有“绵”字都避讳的话,就比较复杂,说改一下,皇帝把这个字变通一下,变成一个不常用的字,音相近,而后改写。

第四个时期,就是咸、同、光、宣,咸丰大家知道叫“奕?”,“永、绵、奕、载”,“奕?”,这个时候又简化了,皇帝的名字是两个字,奕?,第一个字不避讳了,就避讳第二个字,就避讳这个“?”字,“?”字怎么避讳呢?就缺末笔,最后这一笔不写了,讳缺,叫避讳,把它缺这一笔,就写成奕某就可以了,这是比原来又简化了一点。

皇帝的名讳在当时来说造成很多的不便,当时有人因为疏忽了,忘了避讳,有的遭到申斥,有的遭到革职,考试的落第,甚至有论斩之罪。但是从学术研究角度也有好处,你譬如说康熙皇帝叫“玄烨”,这个“玄”字,康熙前天命、天聪、顺治都不避讳,第一次出现避讳是康熙朝,所以先出现避讳“玄”字。

某学术著作中出现了“玄”字多处,被认为是清朝时期,那么判定这本书不会迟于康熙年间出版,上限是康熙年间,下限不会低于光绪、宣统,因为这些帝王讳名在清朝整个后继之君之中均需要避讳。

另外对历史的了解很有用。譬如说皇宫的后门,明朝叫做“玄武门”,“玄”字和康熙玄烨的“玄”犯了避讳,所以改“玄武门”为“神武门”,是康熙年间的事情。道光皇帝名字叫绵宁,这个“宁”字犯了道光皇帝名讳了,所以道光朝改“广宁门”为“广安门”,那就可以断定“广宁门”改“广安门”,时间应当在道光朝。

所以了解皇帝的名讳,对研究历史、对研究版本、研究文物都是有用的,最主要的就是在影视剧当中这些皇帝的庙号、谥号、年号、名字不能混用。

无茗指的等待 回复于 2023-08-04 之前

其实清朝后来也一直有避讳的,只是换了方式而已。

清朝皇帝的名字后来怎么不避讳了

自乾隆帝开始形成了皇帝名讳自行回避的策略,就是只改皇帝的名字,不改其他人的名字;但是改后的皇帝的名字还是要避讳,方法就是少写一笔。例如当绵寧(道光帝)继位后,立即发布上谕:将绵字改为旻,宁字不改,但写这两个字时,旻字要少写一点,寧字将心字改为一横一撇。颁布这道谕旨以前刻写的书籍都不用追改。

清朝皇帝的名字后来怎么不避讳了

1826年12月,道光帝令大学士和军机大臣在“永绵奕载”四字后,“撰拟十字,候朕酌定”。于是大臣进呈“溥、焘、記、蕃、毓、恒、彝、式、启、长”十个字,道光帝选用“溥毓恒启”四字,作为以后宗室排辈用字。道光帝还规定了避讳方法,也就是缺笔,但到了1846年4月,道光帝发布上谕说,按照“二名不偏讳”的原则,以后御名中第一个字不用再回避,也不用缺笔书写,下一字如伺缺笔,临时酌定。

清朝皇帝的名字后来怎么不避讳了

从咸丰帝以后,继位的皇帝也不改名了,也就是第一个辈分用字不再改了,也不用换字或缺笔,只避第二个字,谕旨发布之前所刻书籍都不用改。当然有些大臣还不适应,例如同治三年御史奏报,各省奏牍及考试诗文中,凡字中有“享”旁者,如谆、惇等,享都被改作(湻去掉左边偏旁)。对此同治帝重申,只有淳改用湻字,其他一律不改。光绪年间两广总督刘坤一奏请将都司潘奕勋更名,光绪帝认为,这“与前奉谕旨不偏讳之义不符,且奕字系辈分字,嗣后仍应毋庸避用”。

清朝皇帝的名字后来怎么不避讳了

1867年,咸丰帝命大学士、军机大臣于“溥毓恒启”四字后,续拟四字,大臣们又恭拟十个字,开单具奏,咸丰帝选定了“焘闿增祺”四字。但大清皇帝到“溥”字辈就遭终结。1908年11月,溥仪继位后,颁布谕旨,溥字“仍旧书写,毋庸改避;其下一字敬缺一撇”。三年后,清朝灭亡,在中国实行两千多年的避讳制度,也在溥仪退位后走到了尽头。

尐饭团^ǒ^ 回复于 2023-08-04 之前

简单来说,是因为避讳规则的演变。

清朝皇帝的名字后来怎么不避讳了

所谓避讳,就是避开名讳,普通人在使用尊者和至亲的名讳时,不能直呼、直写,要么换成其他字,要么缺笔等等。

这一制度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建立,重视礼制的儒家更是将其系统化成为一条准则,孔子在作《春秋》时就严格遵照这条准则,《公羊传》解释为“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皇帝自尊为天子,围绕他的避讳自然是这一制度的核心,但这项制度却不是一直严格的。从先秦时期一直到清末,避讳制度的松紧始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有时松到只要不直呼皇帝全名即可,如果皇帝是双字名,只要双字不连用,那就没事;有时又紧到同音字都要避讳。

就清朝而言,避讳情况可以分四个阶段。

清朝皇帝的名字后来怎么不避讳了

太祖、太宗、世祖三朝:简单粗暴

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和世祖顺治帝福临三朝是清朝的建立阶段,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关外,虽经汉化,但却不彻底,比如三帝的名字,前两位都是纯粹的满语音译,福临也是满语,不过已经有汉语的意蕴。

这时期的避讳也是简单粗暴,以前不讲究直呼名讳的档案之类,拿黄布条把皇帝的名讳遮挡住即可,入关后讲规矩了,提到皇帝名讳,满蒙字母改一下,汉文缺一下笔就行。

至于皇帝的兄弟以及他们本人,自然是不用改名字的,因为他们的同辈名字也都是满语,没有避讳的必要。

圣祖、世宗两朝:渐趋严密

圣祖康熙帝名玄晔,这是实实在在的的汉名,汉文避讳的规矩一下子多了起来,加上康熙帝也是个讲究的主,对避讳颇为看重,连一千多年前的唐玄宗都要改成唐明皇。

清朝皇帝的名字后来怎么不避讳了

在康熙朝,“玄”字需要缺笔,“晔”需要改写成“烨”,满蒙则用类似读音、拼写方式不同的方法避讳。

顺治帝给儿子取名时并没有考虑字辈,诸皇子的名字不带重复的,所以康熙帝并不需要给兄弟们改名,但到了他儿子世宗雍正帝可就不同了。

康熙帝在世时给子孙们定下了字辈,首先由他的儿子们使用“胤”字辈,当皇四子胤禛登上皇位成为雍正帝以后,他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自己的兄弟们如何避讳。

对兄弟们一向苛刻的雍正帝自然不客气,很快下令把兄弟们的“胤”字改成了“允”,满文写法同时更改,保证与他的名讳不重样。

高宗、仁宗、宣宗三朝:皇帝主动

似乎是为了标榜与父亲的不同,高宗乾隆帝弘历对近支宗室颇为善待,在改名避讳上全盘推翻父亲的经验,没有让兄弟们把“弘”字改掉,只是同辈使用的“弘”字需要缺笔,以示区分,满文则拼写略微改动。

清朝皇帝的名字后来怎么不避讳了

仁宗嘉庆帝继位后,在乾隆帝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开发出皇帝改名的操作。当然,这个操作不是他首创,在他之前的汉宣帝刘病已、宋太宗赵匡义等人都做过。

嘉庆帝本名叫“永琰”。“永”是常用字,为了方便大家避讳,他把自己的名字改作“颙琰”,音同字不同,同时也与兄弟们区分开来,嫡母不用改名。不过因为读音没改,满文的拼写还是要改的。

宣宗道光帝更上层楼,把名字从“绵宁”改成了“旻宁”,连读音都变了。这样一来,道光帝的兄弟们连满文写法都不用改了。

文宗、穆宗、德宗、宣统四朝:不改字辈

文宗咸丰帝奕詝、穆宗同治帝载淳、德宗光绪帝载湉、宣统帝溥仪这四位在道光帝的基础上更是发扬光大,几乎摒弃了避讳制度,既没有皇帝改名,也没有近支宗室改名。

当然事实上清朝仍然是沿用了避讳制度,臣下在提及皇帝名讳的时候是需要缺笔的,但皇帝不改名、近支宗室也不改名,难道是为了显示对宗室的恩宠?

拂尘子 回复于 2023-08-04 之前

忙着国运的事都焦头烂额,哪有闲工夫管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