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藏戏里,身份相同的人所带的面具,其颜色和形状基本相同。善者的面具是白色的,白色代表纯洁;国王的面具是红色的,红色代表威严;王妃的面具是绿色的。绿色代表温顺;活佛的面具是黄色的,黄色代表吉祥;舞女的面具是半黑半白,象征其两面三刀性格;妖魔的面具是青面獠牙,以示压抑和恐怖;村民老人的面具则是用黄布缝制,眼睛、嘴唇处挖一个窟窿,以示朴实敦厚。
蓝温巴面具是勇敢和正义的象征;国王戴的红面具则是权力的象征;忠臣戴的黄色面具象征忠良;王纪、牧女戴绿面具象征女性;良家老人戴的白面具象征善良;口是心非、两面三刀的角色戴的是半白半黑的面具;而黑色面具则表现凶恶与残暴。
白色:白色面具表示人物性格纯洁、善良、温和,无害人之心,意味老者长寿,白色面具少者无理。黄色:黄色面具表示容光焕发、功德广大、知识渊博,系活佛、仙翁所戴。蓝色:蓝色面具表示正义、勇敢,为勇士相。绿色:绿色面具象征贤良智慧;美貌端庄,属于度母或空行女化身的女子。红色:红色面具象征权力、正义,表示足智多谋、智勇双全。凡扮演国王、大臣者均戴红色面具。有时藏戏里宗教跳神中一些男性呈忿怒状也常用红色。黑色:黑色面具表示凶恶,为凶怒相。半白半黑:半白半黑面具表示嘴甜心毒,两面三刀,专门挑拨离间者。扩展资料:
1、男青年相当于小生,扮演年轻的国王、王子或贵族青年。如《文成公主》中的松赞干布等角色;
2、男老年扮演老国王、大臣、头人老爷等人物。表演要求稳重、威严。如《诺桑法王》中的老国王诺钦、《朗萨雯蚌》中的头人老爷查钦等人物。
3、男配角扮演男性侍佣,或作摆设的天王、国王、大臣等。他们的戏一般很少。
4、女青年扮演仙女或空行母、农家女、鹿女、贵妇人、公主等人物。如《苏吉尼玛》中的鹿女苏吉尼玛、《诺桑法王》中的仙女云卓拉姆等。
5、女老年扮演王后或母亲等角色。其表演重唱功,表演要求稳重、端庄、娴静。如《诺桑法王》中的王后甲嘎拉姆、《白玛文巴》中的母亲拉日常赛等。
6、女配角扮演女侍佣、嫔妃、女伴、陪娘等角色,除个别戏外,在剧中基本上是“龙套”,仅为陪衬,侍立一旁,没有一句台词和唱词。
7、主丑角扮演巫师、咒师、妖后、魔妃等被鞭挞、否定的主要反面人物。该角色在剧中有较多的戏,重说、俑、舞、表诸功,其插科打诨、诙谐幽默的表演均需有高深功夫。如《诺桑法王》中的巫师哈热、《卓娃桑姆》中的魔妃哈江堆姆等。
8、次丑角扮演反派主丑角手下的管家、大臣、嫔妃、舞女等人物。他们的戏往往很重,有的甚至超过主丑角。其演技丰富,表演滑稽夸张,任意、自然。注重以夸张的道白、韵念和舞蹈身段进行表演,一般都有一套固定的技巧性动作和表演戏路。
9、小丑角扮演反派丑角手下的鹰犬、助手、帮凶、打手等。戏中常与反派丑角连在一起,互相配合表演。注重以道白和念诵作生活化的滑稽表演,如对上献媚奉承,对下心狠手辣。其刻画、模仿人物形象生动、准确。演出中有时离开剧情,作即兴表演,或与观众嬉戏打闹,或模仿、夸张、歪曲演员的表演动作,以制造喜剧效果。
10、正丑角指剧中普通的正面角色。他们常以喜剧的手法,表现正面人物战胜丑恶势力,显示其聪明才智和诙谐幽默的性格。
11、穿插角色指根据剧情需要偶尔穿插进来的角色。其戏虽不多,但又为剧情所必须。如《诺桑法王》中的仙翁和青年渔夫。
12、动物角色指剧中寓言性、神佛化身性的动物、灵怪等。
13、伴唱伴舞指开场时出场的温巴、甲鲁、拉姆三类演员和其他在正戏中不饰演角色的演员。他们在全剧中要始终为正戏角色伴歌伴舞。
14、讲解角色这是藏戏中特有的角色,一般由戏师担任。在开场戏中扮演第一温巴或第一甲鲁;在正戏中也常饰演主要角色。该角色以一口快速数板式的连珠韵白念诵特技,来掌握指挥整个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