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快到了,相信大家知道端午节的一些内容,但是为什么人们在端午节会分大端午和小端午呢?小编还真是第一次听说大端午、小端午,历来我们都只过一个端午节,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大端午和小端午的区别?端午门口挂菖蒲和艾草是什么作用呢?
大端午和小端午的区别
五月初五叫做小端午,五月十五叫做大端午。
大端午和小端午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过节时间和过节内容上,小端午就是中国的端午节,也就是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要划龙舟、吃粽子、洗艾叶菖蒲澡、给小孩子脖子上挂香包等;大端午节是在农历的五月十五,这一天根据民俗主要是用来进行庆祝和祭祖、祈祷来年风调雨顺。
端午习俗:吃粽子,很多节日南方放在“吃”方面的习俗都不一样,而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还是很一致的,过去粽子种类少,就是简单的大米、小米、红枣八宝之类的,如今各种排骨的、肉枣的、蛋黄的,种类口味繁多,很多人都是亲手包端午粽子的。还送给亲戚朋友,我们不会包就买着吃,前几天买了几个肉的粽子,小小的一个,感觉一口就吃掉了,卖八块八一个,真是“贵重”的粽子。
端午习俗:插艾草,端午节插艾草也是应有的习俗,南北方都是如此,有的地方是把艾草和菖蒲一起插在门上,我们家乡这里是把艾草和桃枝一起放在大门前,艾草驱害避邪,桃枝功效亦然,在端午节这天早上,太阳没出来之前去山上采摘,然后插在大门侧方,或者直接怆在门口就可以了。
端午习俗:戴五色绳,家里的老人找几根不同颜色的线,搓在一起,给小孩子戴在手上和脚上,等到端午节之后的第一场雨,把五色绳摘下来丢水湾里,据说这样就会身体健康,疾病远离。现在的五色绳比过去漂亮多了,地摊上好多卖的。
端午门口挂菖蒲和艾草作用
端午节挂艾草菖蒲的作用是因为艾草和菖蒲散发的奇特芳香,能够起到激浊除腐,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杀菌杀虫的作用。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叶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挂于门眉,悬于堂中。
艾叶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能够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植物。端午节前后空气湿热,蚊虫多,容易导致人体皮肤瘙痒,水菖蒲具有一定的消肿、止痒、止痛的功能。菖蒲还是一种的“绿色农药”,将菖蒲根茎捣烂后,加水熬煮,过滤所得的原液,兑水,可有效防治稻飞虱、稻叶蝉、稻螟蛉、蚜虫、红蜘蛛等虫害。
其次端午节气雨水很多,全国各地都进入了汛期,给人们生活和劳动带来了很多困扰,老百姓又不懂得科学知识就以为是水怪在兴风作浪。大家都认为刀剑能够对付水怪,恰好艾草的叶子形状像一把宝剑,于是古人端午就在家门口挂艾草来威慑水怪,期盼丰收。
相信通过以上的内容大家可以有进一步的了解大端午和小端午的区别 端午门口挂菖蒲和艾草意思,如果想要了解更多这方面的内容,可以到增庆堂深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