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也是春季的开始,一般每年的2月4日或5日。作为是中国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立春节气期间,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以祈求来年丰收、平安吉祥。那么立春的含义是什么?立春的特点和风俗又是什么呢?让我们通过以下内容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立春的含义是什么
立春的含义是春季的开始,立春意味着新的轮回已经开启,具有万物复苏的意思。
立春的含义就是春季的开始,也就代表着四季开始了新的轮回,立春具有万物复苏的意思,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出场的节气,立春也说明进入了春天。立春之后,天气马上开始转暖,冬眠的动物植物也会复苏。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名立春节、正月节、岁旦、位于每年阳历2月3日~5日之间。立春后的春天是一个流行感冒的季节,因为春天多雨,所以也是细菌滋生的季节,在平时外出要注意带伞和勤洗手,避免感冒。
在立春的这天有很多习俗,如拜神祭祖、驱邪禳灾、除旧布新。人们会准备好祭祀的食物,隆重的跪拜天地,期盼着今年粮食丰收和神能保佑家庭中的成员健健康康,人们还会将过去用的物品置换成新的来迎接新的四季。
立春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立春节气的特点是气温回升、风和日暖;风俗有迎春、踏春、咬春、打春牛、立春祭。
立春反映着季节的更替,标志着万物冬眠的冬天已经过去,开始进入风和日暖、万物复苏的春天。立春正是阳气初生之时,万物到了立春,渐次复苏。立春的时候,在北回归线及其以南一带,可明显感觉到早春的气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
迎春
立春即春季的开始,时序进入春季。此时虽依然春寒料峭,但寒冬已尽,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大自然生机勃发。所以古人重视立春,有迎春之仪。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然后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过去在每年的皇历上都有芒神、春牛图,以及“龟子报春”、“铜鼓驱疫”等,都是当时过立春节日的重要活动。
踏春
立春后,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喜欢外出游春,俗称出城探春、踏春,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咬春
在立春的这一天,一般在中国比较习惯的风俗就是吃萝卜,当然还有的地方是吃面饼的,这些行为被称为“咬春”。但是各地的不同风俗又有不同的表现,在南方则流行吃春卷。“立春”这一日,我国民间咬春的另一种食品就是萝卜。因为萝卜味辣,取古人“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之意。咬春是在立春常见的风俗,但是每个地区可能表现方式不同,也就会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效果。
打春牛
在立春的时候,有打春的习俗,其实这个行为是有一些含义的,主要是用来表达对农耕作物好收成的愿望,“打春”,是以“鞭打春牛”来“催农耕作”。春牛有纸牛和泥牛之分,扮作芒神的人用红丝绸缠扎的鞭子猛抽春牛三下,即为“打春牛”,意为打走春牛的懒惰,其实在立春的时候,农民是最忙碌的,立春也就意味着新的一年开始,为了保证来年丰收颇丰,这个时候可以做很多准备。
立春祭
在主要的古老传统节日,拜神祭祖庆典是做节的一大主题,任何一个古老传统节日均具有浓厚的节日祭祀的色彩,并具有一套或简单、或繁复的祭祀礼仪。立春祭是一项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立春祭活动内容包括祭春神(主管农事的春神句芒亦称芒神)、太岁、土地等众神,还有鞭春牛、迎春、探春、咬春等活动。浙江地区立春前一日有迎春之举。立春前一日抬着句芒神出城上山,同时又祭太岁。
以上就是关于立春节气的特点和风俗以及立春的含义是什么的全部内容,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如果你想查看更多关于立春的内容,请关注曾庆堂吉祥文化网(https://www.52yus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