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盐质玉怎么鉴别真假?这三招你学会了吗

如今玉石市场鱼目混珠有愈演愈烈之势。据了解,由于奇石收藏与交易兴盛,导致采石的狂潮,奇石资源也日渐稀少。一些采石和贩石者为了赚钱,不惜制假充次,而少数人干脆设制假作坊流水线。那么,碳酸盐质玉怎么鉴别真假呢?

碳酸盐质玉久埋在地下会出现种种变化,一些似沁非沁的玉色变化还必须依据现代的科技研究成果和考古发掘的详细资料来认识辨明。判断古玉真伪,可以从沁色、沁相、沁味三个方面综合鉴别。

一、沁味 出土的古玉,上手闻着,会有墓葬的气味,这种气味很难消失,比较一块高古玉埋藏地下几千年,可以说“味入玉三分”。 二、沁相 冰裂纹:是因玉质本身在内部应力作用下产生的绺裂,在自然环境中年深日久的作用下,加之其他物质缓慢浸染,绺裂纹会日渐明显,颜色也会逐渐加深,有向周围扩散的现象。 牛毛纹:古玉有时会存在一些随机分布、纤细飘逸、如丝如缕的沁色,俗称牛毛纹。它是古玉刚开始受沁时出现的现象之一。牛毛纹颜色以褐、棕、黄为主,偶尔还可见黑褐、橙、或赭红色,常会与土蚀痕一起出现,成为古玉真品的重要标志。 土蚀:也有叫“土侵、土渍、土咬、土吃”等,表征比较复杂。古书对土蚀的这些称呼显然不够严格准确,虽然玉的一些变化并非土壤侵蚀所致,但都与土有关,玉器久埋地下会产生一系列的量子化学反应,某处玉质较差或者应力较大,日积月累就会造成这一部位玉质崩蚀,或使表面的局部玉质剥落,或是应力集中部位的玉质出现细微的裂纹,由于微裂纹应力聚集,会使微裂纹逐渐扩展,成为肉眼看得见的裂纹,与“土隔、烂斑、蛀孔”有密切联系。 三、沁色 “沁色”是玉被埋入土中与土中元素起作用后所产生的与玉石原来颜色不相同之另类颜色。“沁色”往往是鉴定古玉价格及其真假的重要特征,宛如古玉的签名认证一般,现代人完全无法用机动力量强大的电动手工具仿制,一切皆为自然形成。由于埋藏地域的土中所含物质不同,埋藏时间长短不同,所以使得玉器上的沁色也不尽相同,从而呈现出千变万化的颜色。

(0)
观沧海观沧海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